采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问采购专家小美!
企业营业执照已认证!
电话:0394-6777156
手机:13103876615
扫码通过手机查看
24KW30KW36KW45KW60KW电磁导热油炉简况:
1.YDC-240型有机热载体锅炉为卧式撬装电加热锅炉,锅炉主体由锅筒、电加热元件、锅炉底座、动力柜及热油循环泵组成。
2.YDC-240型有机热载体锅炉出厂时将锅炉主机、储油槽、油汽分离器、过滤器、热油循环泵、注油泵、动力柜、阀门、仪表、锅炉自动控制柜及其另件全部装配在锅炉底座上进行整体运输。
3.高位膨胀槽、平台扶梯分件包装
4.随炉供应用户出厂技术文件,及产品出厂清单,安装说明。
四.设备功能:
24KW30KW36KW45KW60KW电磁导热油炉一、⑴.有机热载体炉:
主体是加热炉系统的主机部分,有机热载体由此获得热能。主体采用型钢焊接制作,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加热炉本体外保温采用优硅酸铝纤维保温和油泵之间用高温闸阀连接;
⑵.热油循环泵:热油循环泵是导热油闭路强制循环的动力,要求每台加热炉配置两台泵,其中一台为备用。热油泵选用防爆的高温离心泵,持续运转时间长;
⑶.电磁加热器:寿命长:电磁加热因线圈本身基本不会产生热量,寿命长,无需检修,无维护更换成本;加热部分采用环形电缆结构,电缆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并可承受500℃以上高温,使用寿命高达10年。不需维护,后期基本无维护费用。
安全可靠: 料筒外壁经高频电磁作用发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热量聚集于加热体内部,电磁线圈表面温度略高于室温,可以安全触摸,无需高温防护,安全可靠。
高节能: 采用内热加热方式,加热体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热启动非常快,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圈加热方式缩短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比电阻圈加热节电30—7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准确控温: 线圈本身不发热,热阻滞小、热惯性低,料筒内外壁温度一致,温度控制实时准确,明显改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高。
绝缘性好: 电磁线圈为定制专用耐高温高压特种电缆线绕制,绝缘性能好,无需与罐体外壁直接接触,无漏电,短路故障,安全无忧。
⑷.膨胀槽:膨胀槽用作导热油因温度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的补偿,从而稳定系统导热油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帮助系统脱水排汽。因此,膨胀槽应设置在比系统设备或管道高出3米标高处。
当系统为开式系统时膨胀槽为常压容器,设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气孔,溢流口,以及为确保系统安全工作的低液位报警装置。
当系统为闭式系统时膨胀槽为承压容器,采用工作压力为0.08MPa的氮气密封,设有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具有高低液位报警,及超压报警功能。
膨胀槽内导热油的存量控制应是:当系统在室温时,只有1/3容积的充满度;而当系统处于运行温度时为2/3的容积充满度。
正常工作时应保持高液位状态,当突然停电或油泵发生故障而需紧急停炉时,可以将冷油置换阀打开,此时,高位槽的冷油利用其位能流经炉管排入储油槽,从而防止炉管及导热油超温过热。
⑸.贮油槽:
储油槽主要用来储存膨胀槽、炉管及系统排出的导热油。正常工作时应处于低液位状态,随时准备接受外来导热油。排气口(放空口)应接至安全区,且不得设置阀门。
当系统一次性注入有机热载体量大于10m3时应当采用闭式循环系统,一般采用氮气密封(详见供热工艺系统图)。氮封系统应在锅炉系统内有机热载体脱水和脱轻组份完成后投入使用,氮封系统在膨胀罐压力高于0.06MPa时自动排气,在压力低于0.01MPa时自动进气,具体可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氮气进口的电磁阀应靠近氮气储罐安装,氮气出口的电磁阀不能直接安装在储油罐上,应当先接一段>300mm的冷却管再安装,防止高温损坏电磁阀。膨胀罐、储油罐高工作压力为0.08MPa,其上的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09MPa,供氮系统用户自理,要求进气压力为0.6MPa.
⑹.注油泵:
用来向系统补充或抽出导热油。泵体上箭头方向是主轴转方向,也是介质的流动方向
⑺.滤油器:滤油器用来过滤并清除供热系统中的异物。
⑻.油汽分离器:
油汽分离器用来分离并排除供热系统中的空气、水蒸汽及其它气体,从而确保导热油在液相无气水的状态下稳定运行。
(9)、安全阀
安全阀应设置在有机热载体炉进口管线上,排放口与储油槽接通,且与炉体间不得设置阀门主要用来防止阀门的误操作引起的导热油升温超压。
24KW30KW36KW45KW60KW电磁导热油炉二、工艺流程
有机热载体炉供热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不同的工艺流程。本工艺流程组成:
⑴、注油:向系统注入导热油,油源由外部或储油槽提供。
⑵、主循环:载热体加热油炉获得热能后向用热设备供热,由循环油泵、热油炉、用热设备、油汽分离器、过滤器及其连接管道、阀门组成。
⑶、冷油置换:紧急停炉时为防止炉管内导热油过热,关闭系统阀门,打开置换阀门,由膨胀槽、油气分离器、油炉及其连接管道将油炉内的热油置换到储油罐内。
⑷、溢流、排气、膨胀槽的过剩油液通过溢流管自动流入储油槽、膨胀槽,储油槽的气体分别由放空管通至安全区。
⑸、温度、压力、压差显示。表示系统内导热油循环情况,反映供热系统工况正常与否。
⑹、辅助排汽:当导热油初始脱水阶段,气量较多时,可经辅助排气阀门及管线进行辅助排气,此时应关闭膨胀槽上的放空管阀门,以免导热油被气冲走,从放空管喷出。加热炉正常工作时,关闭辅助阀门打开放空管阀门,系统内产生的微量气体,通过油气分离器经排气管排出。
⑺、旁路:在停止向用热设备供热时开启旁路阀门,起旁路循环作用。正常工作时关闭旁路阀门,膨胀管起导热油热膨胀溢流和自动补偿作用;
当锅炉及系统有机热载体总注入量大于5m3时,应当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1.3.6.2~11.3.6.6条的要求装设安全保护装置。。